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意大利版L’UOMO VOGUE视觉分析

工作需要,为领导写报告……呵呵,不是做枪手,是领导布置的作业。改动了一些文字,以便可以公开。

意大利版L’UOMO VOGUE视觉分析

一本“狠”的杂志,一本在视觉上显得特别“酷”的杂志,其视觉构成上往往都信奉“less is more”。寻找一些简单但强烈的效果,并且通过重复来强化力量,这种纳粹式的美学使它们获得视觉的统一感的同时丧失丰富性。意大利版L’UOMO VOGUE是此类男性杂志的佼佼者,分析它的视觉构成,也许能为谋求视觉权力的中国杂志寻找突破口。但需要说明的是,杂志的视觉从来不仅仅是形式,它与内容构成一枚硬币不可拆分的两面。所以不存在“内容为体,视觉为用”的划分,当你从其他杂志“取其精华”式的“拿来”某些形式,就意味着同时改变或者补充了这本杂志的形态。

L’UOMO VOGUE的结构很简单,前半本头牌,后半本专辑。
头牌有点像三联生活周刊的后半本,是对最新文化、艺术、娱乐、休闲和消费潮流的前沿报道,有针对事件和现象的报道,也有对针对人物的。部分标题的前缀“Interiew:”表明,这些都是记者的真实采访,而非编辑的资料攒积。以封面标题为《icon’s directory   40TH ANNIVERARY》(偶像名录  40周年纪念)的2008年5/6月刊为例:先是三篇对封面的阐释和延伸的短文章,也呼应着后面的大专辑,介绍了一些定义这个时代的演员和乐手。接着介绍了厨艺奇才,摇滚坏种,3D动画电影新技术,环保建筑,普利策奖得主的小说新作,西班牙的摄影节、荷兰的现代艺术展,新的豪华超级火车,斐济岛的水下酒店,桌面钟、定制香水、收藏家的新宠老爷车和双座椅的白色跑车热潮等奢侈品,新的设计师,拍摄蓝莓之夜的王家卫、约翰列侬的美男儿子等潮流人物。
后面的大专辑仍然是炫耀眼光和操作能力的信息量的狂轰滥炸,是对演员和各类艺术家的人物介绍,这里不一一赘述。其他期的类似专辑还有“年轻偶像”、“好莱坞2008”、“艺术家在他的工作室”等等。专辑多以肖像照片为主,图片上压简短文字,偶尔也有长文章,但文字量极少有超过1页的。
当然,L’UOMO专辑更常规的模式是诸多时装大片儿的汇聚。以我手头拥有的12本L’UOMO为例,4本是类似于“偶像名录”式的专辑,其余的8本是类似于以“全球的意大利范儿”这样标题开始的时装摄影专辑。仍然称呼这些大片儿为专辑,是因为这些拍摄或多或少地都联系在封面主题下,同时也有开篇导语这样的架构设置。这确认了Fashion在这本男性杂志中的核心地位,只是,用一个标题来概括半本大片儿,这种Editorial式的操作方式,强调了L’UOMO对时装潮流的发现和定义能力,仍然带有强烈的报道气质。
毋庸置疑,L’UOMO是一本以时尚为核心,负责报道所有新潮文艺的男性杂志。拿意大利女版Vogue与他相比,女版Vogue封面的时装标题虽然也具备话题性和社会性,但要么围绕着时装展开,要么利用时装来表现。所以L’UOMO仍然具备一般男性杂志的特点,即视野的广阔。一方面,这些新潮文艺揭示了设计师、时尚潮人和同志群体们开创潮流的灵感源头和创造机制,就像“作家中的作家”这个概念一样,它们是“时尚中的时尚”,也因此成为男性时尚圈真正的圣经;另一方面,这些新潮文艺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这些报道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也成为这一特殊群体的Lifestyle杂志。
下面我将就L’UOMO的一些具体在形态上的特点,分析是否适合中国主流男性杂志。

1、概念封面
与其说L’UOMO在做概念封面,不如说它在做标题封面。L’UOMO封面看起来不像是专门拍摄的,而是在后面专辑或巨大的图片量中挑选气质上比较接近标题的图片做封面。但它比较极端的方式是:封面只有一个标题,即专辑的标题(封面标题和专辑标题常常并不一致,但说的都是一个东西)。这种自信和底气来自于后面专辑的量与强度。延伸而来的问题是,是否可以做概念图片封面?
概念封面与名人肖像封面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重视名人的商业号召力,做概念则会弱化名人形象。以美版Esquire为例,严格说来,只有George Lois时期的六十年代才是概念封面,即封面视觉与核心专辑的关联。在此之后,Esquire的封面顶多是在视觉层面上有创意(比如蟒蛇缠绕女明星的封面),但还没到概念的层面。这种创意的尝试只能在某些特殊情况才能保证成功,只是到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才找到一种利用封面字体设计的方式来长期坚持封面视觉的创意传统。又以GQ为例,它的封面特别强调封面人物的“帅哥”气质,它偶尔尝试的概念封面其实并不成功,因为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GQ的经典气质。

2、报道性头牌
如果拿L’UOMO和美版GQ相比应该会很有趣,前者关心文艺,后者则更享受文艺人士往往认为缺乏意义的生活本身,比如说美剧;前者是非主流文化的旗手,后者面向的是主流男性群体。在男性杂志中纳入文艺报道,就意味着在读者定位上要努力吸纳文艺小资派和时尚潮人。但一来这容易过多改变主流气质,二来构成对编辑文艺品位的严重挑战。所以把这部分内容较多地限制在头牌部分里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比例构成。但在何种程度上用文艺报道削弱对物质生活的指导内容,这仍然是一个要仔细拿捏的事情。
此种做法的一个好处可能是,国内容易被编辑和读者轻视的头牌看起来真正可读了,也增加了杂志的专业性。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大家没有做好。国外的主流男性杂志,无论是GQ还是Esquire的头牌其实都需要较高的编辑水平和较多的编辑人员,并花上也许并不比一个小专题更节省的精力。 从版式上看,L’UOMO的较多资讯图片和它们互相叠压的形式比较接近女刊的琳琅和琐碎,应该用男性杂志的整饬来限制。

3、报道性文化专辑
用图片代替文字说话,用图片的数量而非文字的长度和深度来强化力量,这种专辑的做法并非L’UOMO独有,名利场也是常规的手段,时尚先生在今年的环保专辑和全民体育专辑也做出一些尝试。但名利场的视觉更多地强调环境肖像中的环境和制景,强调肖像的名利“场”,也即专辑的主题元素(比如环保元素)、人物的典型场景(比如好莱坞片场),而L’UOMO更多地强调肖像本身的时尚和酷的气息,以及人海战术。首先必须确认的是,L’UOMO的拍摄对象是极其有范儿的人,所以可以拍成近似时装摄影的感觉。名利场的拍摄对象虽然也有范儿,也往往更多地强调其拥有权力和身份的特点。这就是时尚圈和名流圈的区别,从二者的典型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具体操作而言,如果要强调杂志的时尚气质,就应该把选题限制在比较容易出视觉的人群里(比如“新偶像”这样的标题),或者选题本身能带出一些时尚和酷的视觉元素(比如“艺术家工作室”)。同时利用人海战术,才能在数量上强化视觉效应。

4、时装专辑
把几组时装大片统一在一个专辑下,这大概是是L’UOMO独有的,因为它后半本可以极端到只用几组大片来凑成一个专辑。但女版意大利Vogue,甚至是美版和中国版Vogue惯常的策略是:用一个标题定义一期杂志的造型风格,包括指导栏目,这个倒是可以采纳。但这样最好能只保留上一篇文章所阐释的“Lifestyle”和“Editorial”,而去掉“Fashion”,因为后者和前两者气质太难统一。

5、黑白照片
L’UOMO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视觉特点是大量的黑白照片。这有助于营造一个整体的形式感,给那些怀着不同旨趣的摄影师作品一个相同的基调。另外它也可以解决图片素质的问题。前文所述的专辑规模,不可能所有照片都由编辑部亲自操刀。那些经由图片社、网络、扫描而来的图片,它们的杂色、斑点、网纹、马赛克都转化为黑白世界中抽象而自然的纹理和颗粒,这是合理而又聪明的方法。
采取这种策略的好处是能够迅速获得一个强烈的观感。但这必然会导致图片信息量的缩水(比如服饰的颜色),同时,它们也隐约地指向一个阴郁的亚文化世界,对于具体杂志而言,要考虑气质是否相合。

6、“LO-FI”美学
 “LO-FI”(低保真),这个词是针对高档音响高音质的“HI-FI”(高保真)而言。类似于朋克的“三和铉”、川久保玲的乞丐服、滑板少年的涂鸦、酒吧里的不插电吉他、艺术家工作室的低标号水泥墙壁,这种用粗糙来对抗精致品位,甚至借此谋求突破的艺术诉求,是街头文化和前卫艺术的主流美学。
与类似于美版VOGUE(而非意大利VOGUE)的精致布光、高分辨率的图片相比,L’UOMO到处都是过曝、虚焦、模糊、颗粒、彩色杂色、低色温、广角变形、动荡不安的构图这些在一个正统的摄影师眼中充满技术错误的照片。
“年轻偶像”专辑那一期的封面,Louis Garrel闭眼叼烟,一副痞相,造型师在给他扎领带。翻看内页原图,这张从半身裁至肩膀的图,画质不及原图的1/4,可见L’UOMO并不在乎图片的画质。但这不意味着操作的轻率和审美的低标准,从L’UOMO灿如星辰的摄影师名录可知,这仍然是全世界最优秀摄影师的重要表演舞台。

7、黑色设计
黑与糙继续在版式设计上延伸。后者主要体现在一些开篇的字效设计上,比如凌乱如涂鸦的字体叠加,比如类似于低劣报纸印刷的油墨浸染和粗糙网纹。但这种过于强烈的效果毕竟并不多见,整体上仍然比较极简和低调,只是在某些经典的方式上——比如在照片上“拼贴”文字区,仍然能看出对于“LO-FI”美学的追求。

8、软文形态
“软文”之“软”,是指它相对于“硬广”具有更隐秘、更接近于编辑内容的形态。但国内的软文常常是杂志统一视觉的恶性肿瘤。原因有三:1、内容的粗糙2、版式的低劣3、插放位置的凌乱。L’UOMO的软文通常是一组照片,质量可达时装大片儿。设计上针对正文的白底黑色,以黑色做底,以区别于编辑内容,同时在形式上构成呼应。因为L’UOMO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软文的插放位置从来都回避放到大专辑里,避免构成破坏后半本的整体感。头牌本身就比较碎,所以L’UOMO软文的插放位置都是在头牌文章之间,头牌栏目之间,头牌类别之间,以及头牌和专辑之间的空隙。 “偶像名录”专辑封面的08年5/6月,头牌“机车”栏目,“未来轿车之选”的文章介绍了未来轿车(非概念车)的发展趋势,列举了一些厂牌的现代轿车在内饰、音响、车灯等方面的设计新突破,概括强调了未来轿车对细节的注重。然后紧接一段长篇幅的奔驰汽车广告,名为“设计`奢华`风格”,前后内容呼应,若读者顺序阅读则广告效果甚为明显。
同样是这一期,在桌面钟、定制香水、顶级SPA这些头牌里的消费类文章之后,在头牌另一个大类别“人物”之前,插入一个为40周年特别制作的、名为“传奇商标”的软文专辑,介绍各个领域里的传奇商标的光辉历史。依序介绍了:制作奢华旅行包的SAMSONITE,酒业的MARTINI,帽业的BORSALINO,水按摩浴缸制造商JACUZZI,美国连帽风衣WOOLRICH,运动品牌NIKE,运动休闲LACOSTE,护肤品男士妮维娅,联络通讯BLACKBERRY黑莓,英国军工装BARBOUR,食品类BAULI。 能确认他们是软文,除去明显的广告效果之外,它们的版式设计起到了很大作用,更有效的证据是:它们没有出现在杂志开篇的目录页里。上述两例说明,L’UOMO还很注重软文与编辑内容的关联性。这肯定受惠于他们更科学的制作流程。
有理想的杂志至少应该在创刊之初,就规定软文的主要插放区。流程不仅仅意味着时间的先后顺序——编辑部制作完成后让广告部见缝插针,更是空间上的协作和相互制约。

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LIFESTYLE”、“EDITORIAL”、“FASHION”

最近所做杂志分析中的一段文字。

“LIFESTYLE”、“EDITORIAL”、“FASHION”
美版GQ试图俘获美国社会青年男性的主流群体,所以身为美版GQ的读者经常处于一种被教导的位置,类似于:“一个男人不应有太多衣服。他应该有一件皮夹克、一件黑色大衣、一身体面的西服、几件利落的衬衫、一条酷皮带和一些穿旧了的T恤。”从搭配栏目到时装片都在反复重复它认为的一些经典搭配。因此GQ的一组时装片中的每张照片都必然贯穿着同一类服饰的不同搭配技巧,无论是毛衣和衬衫的搭配还是夏天怎么穿大短裤。与之相比,美版Esquire则像穿着品位的个性引领者,只不过这个品位多数并不来自于时尚圈的潮流,而是职业、身份和Esquire所假定的、他们因此必然会具备的领袖气质和创造力。我愿意用“Lifestyle”和“Editorial”这两个词来分别描述美版GQ和Esquire。这并不是说Esquire不属于生活方式杂志,而是说,与GQ相比,Esquire时装片的操作更加的选题化──同类职业的真实人物的聚合以及采访,只不过这些采访往往作为配图文字,仅仅在气氛上烘托了这些衣冠男性的精神气质。而GQ并不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拍摄场景都像真实生活的随意一瞥,它并不像一般时装杂志那样强调场景和视觉的眩目。

无论是“Lifestyle”还是“Editorial”,这些男性杂志气质在中国都是缺失的。中国男性杂志对于时装的理解等同于女性时装杂志的“Fashion”。它们的时装选择和搭配过于张扬、出位,不顾及主流男性群体的自我心里认同;同时,它们也认为自己在努力创造如同秀场一样的时尚潮流。它们将“时装高于生活”奉为圭臬,这不仅体现在概念化的造型上,同时也体现了拍摄场景选择的审美性,将场景的气质、材质和颜色这些审美特征和时装特点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综合的作品,而不将场景视为杂志定位读者真实的生活空间。在视觉上也追求超日常的“眩惑”,而非GQ的“指导”和Esquire的“赏悟”。这些当然只是理想状况,事实上,由于“Fashion”对于时装和视觉审美能力的高要求,国内制作的水平远不及国外同类杂志。